哈罗单车1小时收4元,官方称这是“行业成熟”的趋势,从跑马圈地到了精耕细作的转变。下文具体说一说。
哈罗单车最新的计费规则是:每骑行15分钟收费1元,也就是说骑行1小时花费4元。此前,哈罗单车的收费规则为每30分钟1元,不足30分钟也收取1元,骑行1小时收费2元。
实际上,早前摩拜单车和小蓝单车已经涨价了,涨价也是没办法的事情。因为共享单车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,就是盈利比较难,现在没有了资本输血,所以只能涨价。
很多网友表示,共享单车的涨价幅度比较大。在我看来,涨价是可以接受的,毕竟共享单车不是做慈善,也需要盈利,需要可持续发展,所以涨价是可以接受的。
早期共享单车扩展市场时,为了能够突出竞争优势,大规模扩建产业规模,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共享单车,同时通过各种补贴吸引用户,导致成本直线上升,但是共享单车平台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,导致资金链断层,所以出现了用户押金难退的问题。
哈罗单车很清楚一件事情:真正的付费用户是包月用户,是企业基本盘。
按小时付费的用户是极少数,而且愿意付费基本是刚需,稍微贵一点,也不会影响他们付费。
在这个情况下,提高每小时收费,是很聪明的一种做法。可以刺激更多低频用户转换为包月用户。其次,让包月用户觉得花的钱更值了。所以,除非月卡/季卡/年卡之类的涨价,单车相当于没涨价。提高小时单价就是为了促进更多人变成稳定客户罢了。
假如共享单车1小时收费4元,我觉得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。
1小时的骑车路程,其实已经挺远的了,坐公交也不过来回4元,省时省力又省心。有些支线公交来回才2元,加上乘车卡达到一定次数甚至还能打折,也就是来回不用4元。我为啥还要冒着强光烈日或者是寒风暴雨(雪)去骑车呢? 而且很多主干道是没用专用单车通道的,过马路还要把单车推上天桥,上上下下的,一小时的单车车程不知要过几个天桥呢。所以如果共享单车是1小时收4元,我觉得会遭遇强大的抵触!
我经常骑共享单车,绿色出行,长期支持。
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家共享单车:美团(收购摩拜),哈罗单车,青桔单车(滴滴)。共享单车的发展历史,在此就不多说了。
以前一直骑的哈罗单车,主要是因为哈罗用支付宝App,不用另外下载软件,支付宝本来就很常用;另外,用支付宝打开哈罗,不用押金,采用包月支付骑车费用,一个月十多块钱,也很便宜。我用哈罗有两年。
最近换美团单车了。原因是几点:相对于哈罗来说,美团单车更新,开锁更快,骑车更省力,这不是给美团打广告。
最关键的是美图车更多,想要找车的时候,周围一般都有。而哈罗好几次让我失望,两公里外,走到家,都没发现一辆可用的单车。
还有,美团包月还便宜。
哈罗在这个节骨眼上涨价,我认为差不多是找死。不涨价都很多老顾客流失了,还涨价。
涨价的原因,个人认为可能经营遇到困境,赶紧回收资本或者赚钱是上册。有很多流动客户不是包月的,遇到什么单车就骑什么单车。
你觉得还会有什么梗呢?关注,留言交流吧。
哈啰单车1小时收4元,在成都就一个字:死——虽然背靠阿里巴巴,然并卵。其他城市我不知道,至少在成都,是必然。
为啥?
在成都主城区——锦江、武侯、青羊、成华、金牛外加高新区(即“5+1”主城区),虽然满大街共享单车,但看车身颜色就知道:金黄的美团单车像蝗虫一般,数量碾压其他有共享单车!
说实在的,2016年共享单车出来那会儿,先是骑摩拜,后是ofo,小蓝单车骑过几回,没多久就消失了。后来冒出青桔,再冒出哈啰,都尝试骑行过,没觉得后者比摩拜有啥特别,而且价格贵,果断放弃,一直是买无限次摩拜套餐骑行。
我家附近大街上的美团、青桔和哈罗——哈罗在数量上,基本表示存在。
再后来,美团横空出世,摩拜单车在成都的身影渐行渐远,现在几乎很难寻觅,但美团与摩拜APP扫码骑车的过渡很平滑,我家三个人,都是买美团无限次套餐骑行——套餐巨划算不说,还叠加美团外卖优势:在美团订外卖,买单车套餐还有折扣优惠,这些,都是青桔和哈啰不具备的优势。
地铁口旁的共享单车群,哈罗显得很孤单。
举个简单例子:在高新区,年轻人创业扎堆的地方,几乎都是美团共享单车的天下,比如,聚集几千人年轻人的锦江汇融国际大厦楼下,金黄一片,几乎全是美团——为啥,年轻人午餐、下午餐订外卖时刚需,订外卖买单车套餐还有优惠,何乐而不为?
不要以为我说的这些只是主观看法,给你来一个客观数据——
近日,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官网发布了2020年主城区各种共享单车投放数量的规定。其中美团的共享单车在“5+1”主城区最大投放量不得超过24万辆,青桔单车不得超过13万辆,哈啰单车不得超过8万辆,投放总量不得超过45万辆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rentnmg.com/post/16881.html